​日本少女滞留中国77年,先后嫁5人,唯一心愿:拥有身份证享低保

2025-02-13 03:22 来源:绯娱网 点击:

日本少女滞留中国77年,先后嫁5人,唯一心愿:拥有身份证享低保

王玉兰

1942年,日本少女水崎秀子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

干冷的空气使她浑身颤抖,眼前灰蒙蒙的景色也让她的心情低落下来,前脚刚离开故乡的她便开始想念家中的樱花。

水崎秀子在码头上四处张望,身边传来的是自己听不懂的语言。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孤身一人的她需要快点找到自己的姑姑,否则将寸步难行。

这个年仅13岁的日本姑娘此时还不知道。

这个无论气候还是风物都与家乡大相径庭的国家,在未来的77年里,将和她的人生绑定在一起。

王玉兰

直到2006年,水崎秀子才有了一次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

与那个独自登上轮船,内心对未来充满忐忑的小女孩相比,那时她已不再是水崎秀子,她是中国媳妇王玉兰。

那时,77岁的王玉兰,满头花白,双眼模糊。

看着来迎接她的日本亲人,王玉兰想要张嘴说点什么,但是吐出来的语言却是毫无日本口音的中国话。

几十年弹指间过去,那些熟悉的景物早已改了面貌,更何况是人。

回想起当初那个胆怯的少女,王玉兰只觉得恍然隔世。

这一年,王玉兰的父母和姑姑都早已经离世,只有一个回忆中模糊的表姐还存活于世。

姐妹俩激动地拉着对方的手,但是却鸡同鸭讲。

时间改变了太多,不仅把正值芳龄的少女变成耄耋老人,也彻底地改变了一个人的习惯和轨迹。

在这过去的许多年里,王玉兰漂泊在异乡。

中国包容了这个流浪的孤女,但是她永远记得那座日本小城,那些赤脚奔跑在海边的快乐时光。

王玉兰

1929年,日本全国的经济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亟待爆发的资本主义危机是悬在每个百姓头上的刀子。水崎秀子出生在这一年,一个普通的小渔村中。

尽管家中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本性还是令水崎秀子轻而易举地就得到快乐。

每天她在岸边目送着父亲乘船去捕鱼,又等待着父亲满载而归。

看着船上满满的鱼虾,她稚气的小脸上总是扬起灿烂的笑容,拍着手欢迎父亲的归来。

天性文静的她默默陪伴在父母身边,当父亲抱起她时,她能闻到大海咸湿的味道,这也是她记忆深处关于故乡的味道。

王玉兰

水崎秀子就这样一天天长大,她的脸庞渐渐长开,能够看出清新秀丽的轮廓,个子也一天天窜高,身姿有了少女的优美。

但是成长有时候也意味着烦恼,更何况在那个经济萧条,山河日下的时代。

13岁那年,水崎秀子的母亲不幸因病去世了,全家都笼罩在一种悲戚中,而之前为了救治母亲,家中的积蓄已所剩无几。

而且在国内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下去。看着每天卖不出的鱼,水崎秀子的父亲总是叹一口气,默默地点燃一支烟。

水崎的小学毕业照,左起第二位

面对已经长成少女的女儿,水崎先生不得不为她尽早打算。

他想到远在中国经商的妹妹,也许可以去中国学一门手艺,在那边能够有一方立足之地。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国。

于是他将女儿亲手送上开往异国的轮船,在船上,水崎秀子依依不舍地向父亲挥手,却不想这竟是父女俩有生之年的最后一面。

海面辽阔无比,水崎秀子心中却闷闷的,她攥紧了手中的行囊,海风拍打在她的脸上,对于未知的未来,她又盼又惧。

在长春,这个中国大陆极北的地方,水崎秀子常常冷得直打颤,她开始挂念起远在日本的父亲,想念傍晚渔船归来的风光。

王玉兰

但是,她不能辜负父亲的寄托,必须在这里拥有一技之长,回去后才不愧对父亲为自己的苦心安排。

于是,为了更好融入这个国家,水崎秀子开始刻苦学习汉语,因为汉语与日语有一些相近之处,天生聪慧的水崎秀子学得很快。

在中国经商的姑姑对她也颇为照顾,在这个家中,她也能感受到呵护和温暖。

但是,她的心中还是有一个坚定的愿望——总有一天她要再回到日本,回到父亲身边。

只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受苦的永远都是普通百姓。

40年代,正是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候。

频繁的战乱令老百姓苦不堪言,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对于旅居的日本平民来说,也是提心吊胆。

王玉兰

而后来日军节节败退,中国胜利在望。

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对日本的仇恨也达到了巅峰。身为日本人的水崎一家,在长春的生活也开始处处碰壁。

水崎秀子的姑姑一家常常为如今的处境唉声叹气,他们也已经厌倦在异国讨生活的日子,开始考虑是不是该回到祖国了。

听到姑姑的打算,水崎秀子的心砰砰地跳着,她离开日本已有几年,和父亲的联系非常少,不知道家人的状况如何呢。

而自己被时光清洗的脸庞也是日益明艳起来,像一株含苞待放的花在最好的年华绽放。

她不无得意地想:看到自己长大,父亲一定会很惊讶吧。

王玉兰

只要一想到可能有机会回去,水崎秀子白皙的脸上就常常挂起笑容。

1945年,这一年是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日子,街上的中国人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水崎秀子躲在家中,既感到慌张但是又有了一丝期盼。

大概这次是真的要回国了吧。

果然,滞留在中国的日本平民很快接到消息,他们将由专门的船只送回本国。

离开的那天,水崎秀子早早地打包好了行李,跟在姑姑一家的身后,小步快走着离开了在中国的家。

大规模的遣送导致前往码头的人流拥挤。

王玉兰

水崎秀子想要努力攥紧姑姑的衣襟,但是到处都是横冲直撞的人群——大家都想早点脱离。

在慌乱中,姑姑的身影在人群里消失了,水崎秀子眼睁睁看着归国的船离开码头,而她一个人被留在了中国,彻底成了一个日本孤女。

水崎秀子孤零零地走在长春的街头,孤独、无助、思念涌上心头,她明白自己已经暂时无法再回到日本了。

而此时的日本人在中国已不再是高人一等的优越民族,而是人人唾骂。

她明白,想要独自在中国生存下去,她不仅要坚强,而且必须摈弃水崎秀子的身份,以一个中国人的面貌在这里扎根。

年轻时的水崎秀子(中)

于是,水崎秀子成了王玉兰。

而她也确如一株玉兰花那般清秀美丽,含苞待放。

没有了亲人的倚靠,王玉兰不得不自己寻找工作。

幸好,在中国生活数年的她已经学会了说中国话,只是听起来还有一点口音,很容易就被察觉是外国人。

有一家店收留了王玉兰打工,他们不是没有怀疑过王玉兰的身份。

但是当得知她是战后遗留下来的日本平民时,心中的怜悯还是压过了民族仇恨。

一个尚未成年的孤女在异国讨生活,她又何辜呢?一切只是战争的错。

被留下来的王玉兰心中很感激,她干活更是努力。

王玉兰

王玉兰的勤快和和善被人看在眼里,她与周围人很快就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在这些年来,王玉兰也没有放弃回日本的希望,她不断关注报纸上的信息,想知道什么时候再有遣送的机会。可是,竟再没有等到。

一晃,王玉兰来到中国已经四年了,她深知回去的机会渺茫。

恰在此时,有一位熟人看王玉兰独身一人且亭亭玉立,便想为她介绍对象。

一开始,王玉兰还有所犹豫,但是架不住劝,便想着去看一眼再说。

没想到,她的相亲对象器宇轩昂、眉目英俊。顿时她的心好像也跟着男人的眼波沦陷了。

王玉兰

对方是一位军官,名叫宗开国,看到年华正好,眉目含情的王玉兰,他也一见钟情。

互有好感的两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相处一段时间后,王玉兰依然对这个英俊的男人小鹿乱撞,心想:既然无法回家,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在不久后,宗开国就向王玉兰求了婚,对对方有了一定了解的王玉兰也应允了。

他们的酒席在一家酒馆中举行,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是王玉兰还是感到幸福——自己嫁给了爱情。

王玉兰

为了证明对王玉兰的重视,宗开国在新婚当晚拿出了一枚精心挑选的戒指,亲手为王玉兰带上,这是他们爱情的信物。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王玉兰身上那种少女的青涩很快变得如熟透的果子般迷人。

好像生活已经永远回归了平静,当战争的消息传来时,陷于幸福中的王玉兰,还没察觉新的不幸在等着她。

作为营长的宗开国随着战争的号角应征,而王玉兰仰望着她的丈夫,虽有担心,但总觉得战争结束,他们又能长相厮守。

王玉兰

独自一人守在家中的王玉兰,默默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可惜,她的一片痴情,换来的却是丈夫战死的噩耗。

想到那些快乐的时光,王玉兰痛哭不已。她既心疼丈夫,又不明白为何上天如此不公,她的幸福仅仅持续了半年,便要狠心夺去。

寡妇门前是非多,正值花样年华的王玉兰不是没有追求者,但是想到尸骨未寒的丈夫,她只是摇摇头。

当时间渐渐冲去了悲伤,独身的王玉兰又被相熟的人劝着再成家。曾经她一心想回家,却被命运捉弄,不得不留下。

王玉兰

后来,遇上了可以相守一生的人,上天却再一次向她开玩笑,把她陷于孤苦无依中。现在爱人已逝,但是生活却不得不继续。

她一介弱女子,在乱世之中,确实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帮一把。

在旁人的介绍下,她很快又认识了一名男子。

因为自己寡妇的身份,她也没有多加挑剔,彼此相看过后,觉得对方还不错,就匆匆成亲了。

但是婚后的日子并不如王玉兰希望的那样美满,丈夫是个风流成性的,即使家中有了妻子,但是却成天不着家。

一开始,王玉兰还以为丈夫在外忙什么事,但是每次回来,他的的脸上红光满面,醉意熏天,便知道丈夫在外“忙”着花天酒地。

王玉兰很想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但是当闻到丈夫身上的脂粉味,她觉得忍无可忍,对婚姻的忠诚是她最低的底线。

王玉兰

她明白这个男人并非良人,跟他在一起就是自毁青春。于是她果断地提出离婚。

并且不久后,又匆匆踏入了另一段婚姻中,这个男人对王玉兰倒是很好,而且看起来还算正派。

但是当结婚后,这个男人才犹豫着告诉王玉兰,他的家中已有一位明媒正娶的发妻。

王玉兰看着这个表面老实的男人,心中却是百般不齿。

还是那句话,她无法接受自己与别的女人分享一个丈夫。

这段婚姻再次以王玉兰的主动离开而告终。

接二连三的挫败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子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呀,她也曾想过要么就这样独身一辈子算了。

但是她遇到了第四任丈夫,家住农村的农民宋志福。

王玉兰

这个老实憨厚、其貌不扬的男人,却给了王玉兰一种难得的安全感。

虽然他的家庭环境一般,但是却总是给王玉兰所能给的最好的。并且不在意她的过去,对她也是一心一意,忠实坦诚。

王玉兰的心也慢慢向他敞开,两人喜结连理。

两人的婚姻没有什么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但是在心中都已经认可了彼此。

只是,王玉兰没想到,一场伤寒再次夺去了她的爱人。

看着在病床上药石无灵的丈夫,王玉兰泪如雨下,却只能看着他一点点合上眼。

这一年,王玉兰35岁。

在之后的数年间,王玉兰又过着形影相吊的生活,不同的是她的身后多了一个小尾巴,那是她收养的女儿。

几段婚姻都没有给她留下一儿半女,唯有这个孩子成了她最大的安慰。

王玉兰

她带着孩子四处漂泊,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女儿的身上。

因为她是一个被遗忘的日本人,她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家。

为了女儿能有更安稳的生活,她嫁给了她的第五任丈夫。

李明堂中年丧妻,他一直想要续弦,觉得王玉兰勤快又善良,便把她领回了陕西老家,举办了酒席。

此时,两人都不再年轻了,彼此在一起都是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停留处。

王玉兰早年也读过书,断文识字,为人又有涵养,尽管饱经时间的风桑,但是一颦一笑自有一种优雅的韵味。

王玉兰

她在李明堂村中也是出了名的热心善良,不仅当过生产队妇女队长,还曾担任县人大代表。

第五段婚姻,他们是相互照顾的老来伴。当李明堂去世时,王玉兰已经习惯了生死的无常。

办好李明堂的后事后,她开始考虑的是自己的将来生活。

一贫如洗的家中没有额外的收入,而女儿早已远嫁。兜兜转转,她竟然又回到当初孤立无援的状态。

而当地的干部与记者此时得知这里有一位被遗忘的高龄日本妇人后,都纷纷来了解情况。

这位头发花白,满脸褶皱的老人掏出了自己一直珍藏的照片。

那是她在日本上中学时拍的,直到此时,这段尘封的往事才暴露在阳光下。

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王玉兰再次乘着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

水崎秀子(左二)去日本探亲,左三为其表姐

看着眼前已与记忆找不到一丝联系的景色,王玉兰知道自己真的老了。

物是人非,追逐多年的故土已经成了床前的蚊子血。她知道她的生命已经融在中国了。

回到中国后,记者问这位老人还有什么心愿。

王玉兰告诉他们:已经无所求了,只希望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可以享受到低保。

圆了这个唯一的心愿后,在中国大陆漂泊了多年的王玉兰,终于感到自己的人生获得了最后的归属。

2018年1月6日,这个生活在中国77年的日本女人,以“王玉兰”的身份,永久地闭上了眼睛,陷入美梦中。

梦中有那小渔船上满满当当的鱼虾,和她致死未能见上一面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