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主持天气预报29年,因天气不准被骂,今儿女双全生活幸福

2025-02-08 16:11 来源:绯娱网 点击:

宋英杰:主持天气预报29年,因天气不准被骂,今儿女双全生活幸福

国内有很多节目,但却不是每个都能在电视上天天播出。

唯二两个能在电视上天天播出的,只有《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说起《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大家很熟悉。

但要是说起《天气预报》呢?那肯定就陌生了吧!

事实上,作为国内第一位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的能力肯定不差。

主持天气预报29年,实力毋庸置疑,唯一让他烦恼的就是,经常因为天气不准被观众牵连大骂

虽然在工作上经常被骂,但是在生活上他是妥妥的赢家。

娶了小12岁的学妹后,成宠妻狂魔,今57岁儿女双全。

1965年,宋英杰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

因为从小就在家收听广播的缘故。

很快,他就迷恋起了每日必被播报的天气预报。

第一次听天气预报时,还是小孩子的宋英杰很迷糊

他根本就听不懂一些高深的词,也不知道“晴转多云、局部有雨”是什么意思。

所以,就听了一整天的天气预报。

年幼的宋英杰也不知道到底哪里会下雨,哪里不会下雨。

不过虽然听不懂专有名词、且对播报的内容很迷糊。

但一直以来,宋英杰都非常迷恋着天气预报的播放。

几乎每日,他都得用收音机听上一回。

除了日常迷恋生活气象以外,宋英杰还非常热爱人文地理。

因为太过热爱,他还了解到了很多同龄少年都未曾知晓的地理知识。

在当时班上的很多同学看来,与他们同龄的宋英杰一直有点“怪”。

当然,这个“怪”并不是指他的行为举止。

而是指他的癖好偏向。

同大多数热爱打闹的少年不同,小孩子时期的宋英杰非常好玩。

他不和朋友飞跳,也不和他们打球。

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全部用来看地理书了。

有时候看累了,极度热爱地理知识的宋英杰还会把朋友们拉来,和他们一起玩“地理版”的斗地主。

在这个高级版的斗地主游戏中,每一张纸牌都代表着一个省份。

哪一个省份的经济实力强、历史渊源深,哪一张纸牌就厉害。

借着得天独厚的气运和扎实的地理知识。

每一次,宋英杰都是游戏中的王者。

到了初中后,宋英杰长大了些

他不再玩斗地主游戏,也不再偏向于安静的状态。

相反,他开始同普通的男孩子一样。

积极打篮球,踊跃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除了嗜好发生变化以外,宋英杰还主动了很多。

不仅频繁参加校园活动,还经常性地和伙伴同队竞赛。

在这样的积极主动下,很快,宋英杰就成了全校皆知的风云人物。

当然,作为一个能够引起校园争议的风云人物。

除了性格活泼外,宋英杰的成绩还非常优秀。

毕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风云”这两个字。

显然,宋英杰也不是对不起“风云”这个称号的人。

凭借着长年的阅读经历和广播收听履历,没怎么困难的,宋英杰成功地考入了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

彼时,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

他们选择专业,并不是因为爱好。

相反,是因为就业、发展前景等因素。

但宋英杰相反。

他之所以选择天气动力专业,就是为了自己的气象爱好。

所以,和大多数在学校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迷茫大学生不同。

在学院学习天气动力专业的宋英杰,真的很快乐。

努力学习了四年的宋英杰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听从组织分配,他来到了中央气象台从事预报工作。

且这么一工作,就工作了30年。

在这30年内,宋英杰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不少。

他不仅能不出任何纰漏、正确地预报天气。

还能用多种形式不一的语言描述天气预报。

因为气象知识储备得太多了,1990年,在气象台扎根了六年的宋英杰,还被领导推荐去主持了《天气预报》。

刚被领导推荐去主持部时,宋英杰是拒绝的。

无他,比起一个要时时刻刻用普通话描述天气内容的主持人。

他更想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研究气象内容的专家。

所以,在领导第一次推荐时,宋英杰拒绝了。

彼时,如果领导没有坚持,选择任用其他工作人员做主持人。

在这之后,应该也没有宋英杰什么烦心事了。

可世界上没有如果,在第一次邀请失败后。

领导又邀请了宋英杰第二次。

看到上级都这么坚持了,还得在气象台长久扎根的宋英杰也好不给面子。

于是,最终,他还是同意去当主持人了。

不过就算当了播报节目《天气预报》的主持人,宋英杰也没放弃自己的主业工作。

闲暇时间内,他还是以研究气象知识为主。

1993年的一天,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首次,宋英杰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刚登上电视台主持预报工作时,宋英杰很慌张。

很多时候,他只知道呆呆愣愣地看着镜头,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然,这样恐怖的主持人宋英杰只制造了一次。

之后,无比追求完美的他。

就开始撑着胆子,精益求精地提高主持质量了。

作为一个无时无刻要求着完美的高质量气象研究家,宋英杰对主持这一职业颇有见解

可能是小时候在广播里听天气预报的经历太惨痛了。

自主持以来,宋英杰就时刻以“观众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等四项工作原则严格要求着自己

他从不说观众听不懂的话,也不会为了句子高大上而用些观众不理解的专业名词。

在宋英杰看来,一个做预报工作的主持人。

主持中,最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

用通俗的话,去把满是复杂名词的语句,详细地解释给民众听。

所以,秉持着“通俗易懂”的工作原则,在主持节目《天气预报》时。

宋英杰总会提前阅览稿件,查探专业名词的使用频率。

一次,在检查稿件时,宋英杰发现。

在词数不多的通稿中,有编辑文员使用了“3月7日太阳爆发中等以上量级耀斑七次,其中M值是主要大耀斑,X值则是极大耀斑”这几句话。

说实话,看到专业术语如此多的词句时,宋英杰是生气的。

无他,就不说普通人了。

可能就连很多高学历的其他工作者,都不知道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吧!

所以,那么日日收看节目《天气预报》的大龄老人们,又有谁会知道“耀斑、M值、X值”是什么意思呢?

同大多数新闻主持不一样,气象主持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主持的风险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气象预报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天气到底怎样,是否会下雨呢。

除了看气象人员的研究外,还得依靠一定的运气。

有时候,运气到了。

气象人员说下雨,那就下雨。

有时候,运气没到。

气象人员说下雨,它可能出大太阳。

因为气象科学属于预测科学,本身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所以,很多时候,天气预报都是不准的。

研究人员只能去提高它的准确率,而不能去保证它的准确率。

本来,观众是很能理解天气预报的误差的。

但可能是误差的次数多了,慢慢地,观众也开始拿天气预报开涮了。

一次,童话大王郑渊洁就“天气预报不准”这个话题向主持人宋英杰追问:

“我家一处蚂蚁今天摆出了防洪的姿势哎,所以明天是要下雨么?”

看到宋英杰没有立即回答,郑渊洁还笑着揶揄道:

“主持人你说,这个蚂蚁,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比你们的气象台还靠谱啊!”

要是其他人,看到别人这么质疑他们的工作,肯定是会生气的。

但宋英杰,可不是一般人。

这不,听到郑渊洁的质疑后,宋英杰也没怎么生气。

事实上,他不仅没生气。

还巧用一个玩笑,在不经意间就为自己供职所在的气象台解围了。

表示: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啊!反正我们的气象台是没有预报市区会下雨的。但蚂蚁那边的气象台,我就不知道有没有预报明天市区下雨了。”

玩笑的话一出,顿时,一直致力于插刀气象台的“老顽童”郑渊洁绷不住了,尴尬的笑了起来。

可能这位童话大王也没想到,主持人宋英杰的情商能有这么高吧!

在润物细无声间,就悄然地化解掉了所有风险。

主持节目《天气预报》时,宋英杰也不是一路都是顺畅的。

在1999年的时候,他就因预报工作本身带有的不确定性,翻车了。

1999年12月12日晚,宋英杰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气象预报。

节目中,宋英杰表示:

“因为考虑到一股很弱的冷空气会在当天晚上开始进入华北地区,可是水汽条件不是很好,所以预报华北13日会有4到5级的北风,很难出现降雪。”

本来,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播放。

不说主持了成千次,至少几百次,宋英杰是有的了。

可谁知道,就是这么一个极为普通的播放。

让宋英杰陷入了群嘲的困境呢?

原来,播放完明日的天气预报后。

13日,天气就来打脸了

这一天,华北地区不仅有着狂暴的大风,还出现满天飞舞的白雪。

所以可想而知,这一次,气象局的脸被打得多疼。

因为播报得太不准备,不只气象局,播报气象的宋英杰也被骂了。

他不仅被痛骂,还被观众质疑起了气象知识。

不只一位观众怀疑道:“他是走后门进来的。”

说实话,对于这次的翻车,宋英杰是真的冤。

毕竟人没有读错词,也没有播报毫无根据的信息。

他唯一所做得,不过是依照自己的职责,完成了应有的播报而已。

所以,怎么能把天气预报不准的错误堆到他身上了。

对于观众不知就里的指责,宋英杰看得很开。

可能也是知道观众需要一个发泄怒气的渠道。

所以,没怎么犹豫,这一次,宋英杰充当了一个收集不良情绪的“垃圾桶”。

除了承担观众的责骂以外,宋英杰还为此次错误的预报买单了。

13日晚上,当着全国百姓的面,他道歉了。

按理说,都发生“向全国人民群众道歉”的大事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宋英杰应该都极其讨厌1999年的吧!

可是谁能想到,现实生活中。

宋英杰不仅不讨厌1999年,还非常喜欢1999年呢?

原来,在1999年,宋英杰和自己的另一半,有了更深的接触。

宋英杰的另一半,是小他几届的学妹。

虽然学校相同,但从专业发展上来说,两人相差得非常大。

他们一个是学气象的,一个是学计算机的。

如果不出意外,可以肯定,这辈子两人都不会有交集。

可是,偏偏的,就出了意外。

一次,受母校邀请,宋英杰回校主持晚会。

主持结束后,按照流程,他被作为学校记者的刘珩采访了。

女生对待问题独特的切入角度、以及犀利的采访问题。

让已经红遍了主持届、拿过“金话筒”奖项的宋英杰对她有了很好的印象。

因为这一次采访,地位相差巨大的两人开始有了联系。

但彼时,这种联系并不是很频繁。

在内心,宋英杰还是把小几届的刘珩当妹妹的。

但妹妹的形象没维持多久,就因刘珩的主动请教,彻底破裂了。

为了在学习期间多拿奖,刘珩参加了大学生演讲比赛。

但报了名后,这为纯理工背景出身的女生才意识到。

学计算机的自己,好像不太适合这个比赛。

“但参都参加了,不拿个冠军,好像也没有意思啊!”

于是,抱着一定要成功的的想法。

刘珩请教起了通讯录里的大佬-宋英杰。

看到小师妹这么努力后,对后辈一直很关怀的宋英杰也认真了起来。

只要平日里没空,他就会抽空和刘珩见面,来教授她如何演讲。

在宋英杰的细心讲授下,不出意外。那一年的竞赛中,迫切渴望着成功的刘珩有如神助般,拿下了冠军的奖杯

这边,刘珩正为自己的第一名头衔高兴着。

那边,已经30多岁的宋英杰陷入了一个纠结中。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小师妹刘珩。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宋英杰意识到,事情不能拖。

所以,在确定自己喜欢上了小师妹后,他把人约出来告白了。

刚被大佬表白时,刘珩很懵

她没有立即拒绝,当然,也没有立即答应。

反而是先回到了家,寻求父母的建议。

因为两人年岁、地位相差太大,刘父刘母都不怎么赞成

所以,乖宝宝刘珩也没纠结多久。

就把师兄宋英杰约了出来,婉拒了他的求爱,

对于被拒绝一事,宋英杰感到很苦恼。

可能是担心之后都遇不到这么合适的了,思索再三后,宋英杰还是想再给自己一次追求的机会。

于是,这一次,宋英杰问起了小师妹拒绝的原因。

在得知是父母不赞成后,他松了口气。

至少目前,师妹是不讨厌自己的

和小师妹谈开后,宋英杰大方的追求起了她。

除了平日里嘘寒问暖以外,还经常带她去游玩。

在这样柔情蜜意的攻势下,最终,小师妹还是没抵挡住诱惑,沦陷了。

追到小师妹后,宋英杰还抽空去了趟岳父岳母家。

在岳父岳母家,他把老人担心的事都给解释了一遍。

看到男孩子这么靠谱后,慢慢的,年龄和地位的差距也被刘父刘母淡化了。

等到2000年时,以往不赞成两人恋情的父母,开始催促他们结婚了

2000年,这对相差12岁的小情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因为宋英杰成婚时已经35岁了,属于大龄青年了。

结婚后,宋父宋母一直催促着两人生孩子。

对于父母的催促,宋英杰和刘珩并没放在心上。

此时此刻,两人正沉迷着事业。

特别是刘珩,正忙着升职加薪当主管了。

不得不说,年龄相差如此之大的两人之所以能摒弃代沟生活在一起,也是因为某些方面格外相似

而这个方面,就是对待事业的进取心。

没错,两人都很看重事业。

不过就算都对事业有着追求,要是细分的话,两人也还是有着差别的。

刘珩追求事业,主要是为了经济。

而宋英杰追求事业,是真的因为爱好。

因为深层理念不同,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彼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刘珩要求丈夫从收入平平的气象局辞职,去年薪更多的传媒公司上班

但显然,比起为了功利而工作,宋英杰更喜欢因为热爱而工作。

所以,没过多犹豫,他拒绝了妻子的建议。

因为拒绝去传媒公司上班,向来恩恩爱爱的两人。

第一次地,爆发了猛烈争吵。

随着年纪的增长,要孩子这一事也被安排进了两人的日程。

2014年,宋英杰49岁了,刘珩也39岁了。

害怕年龄太大不好生孩子,这一年,夫妻俩终于做下了生子的决定。

听到孩子们终于要生小孩子了时,两家大人高兴坏了。

在刘珩还在待产期时,就兴冲冲地赶来了北京。

同年,在北京的一家知名医院中。

宋英杰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豆包,看到儿子那一刻宋英杰激动的热泪盈眶。

两年后,夫妻俩再接再厉,又生下了小女儿-小樱桃。

有孩子的生活和没孩子的生活差别很大。

没孩子前,两人不用担心其他多余的问题,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但有孩子后,他们也陷入了和大多数父母相同的困境。

那就是,担心孩子的培养问题。

给孩子报培训班吧!怕太多了把他累着了。

不报吧!又怕被其他孩子给“卷”出去了

所以一直以来,孩子的培养问题都特别让宋英杰心烦。

不过相信就算再烦,从内心来说,宋英杰也是快乐的。

毕竟为儿孙烦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