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失贞:论于禁之死

2025-01-10 23:43 来源:绯娱网 点击:

烈女失贞:论于禁之死

于禁以“毅重”闻名,待遇一度冠绝曹魏异姓诸将,然而襄樊之败,令其威名不再,风评坠地,一生积累的政治资本化作烟尘,竟以丑角形象谢幕。谚语云:烈女失贞不如妓女从良,诚是。

从《魏书 卷十七》的赞语来看,陈寿曾一度考虑过将于禁置于卷首,然而“弗克其终”的结局,最终拖累其历史地位,令其形象蒙尘。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魏书 卷十七》赞语

探究史料,可知于禁之死的背后因素十分复杂,远非“惭恚发病”所能概括。比如于禁暴薨源自曹丕折辱,但折辱背后,又潜藏着诸多宿怨。

从时间线索上看,于禁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八月的变节行径,客观上加速了反曹集团的运动进程,间接引发了同年(219)九月的魏讽之乱。而魏讽作乱于邺县(彼时曹丕恰好留守邺县),又严重威胁到曹丕的人身安全与政治声望,积怨遂成。

八月,汉水溢,灌(于)禁军,军没,羽获禁……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魏书 武帝纪》

本文想结合史料,分析于禁之死的始末因由,探讨其人生悲剧所在。

本文共 6300 字,阅读需 12 分钟

于禁的显赫地位与模范人物变节的负面影响

作为曹魏的高级将领,于禁一度被视作柱国重臣,在他督率七军援救曹仁之际,可谓荷国重任。换言之,这类人物的变节,必对军队士气带来巨大摧残。

在建安时代(196-220),诸夏侯曹氏领护诸军,镇守地方;而在异姓将佐当中,于禁的地位长期冠绝诸将。

于禁的显赫地位,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佐证。其一是官位班次,其二是食邑数量,其三是假节权力。

(1)官位

在襄樊之败时,于禁的官位是左将军,在异姓诸将中一骑绝尘。

(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魏书 于禁传》

左将军之职,在东汉末年屡易其主。董卓专权时(189-192),其弟董旻是左将军;李、郭乱政之际(192-195),为了交结外援,将此职务授予袁术。建安时代(196-220),曹操先后将此职务授予吕布、刘备、公孙康,诸人皆为雄霸一方之诸侯,此职分量可见一斑。公孙康死后,左将军之职遂落入于禁之手。

注:左将军授予的相关记载,见《董卓传》、《袁术传》、《吕布传》、《公孙度传》、《先主传》,文多不引。

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

以同一时期的五子良将作比对,张辽征东将军、张郃荡寇将军、徐晃平寇将军,或为四征,或为杂号,班次皆低于左将军。唯一与于禁平级的四方将军乐进(右将军),也死于建安二十三年(218)。换言之,出征襄樊时(219),于禁确系外姓将领第一人无疑。

以(乐)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魏书 乐进传》

(2)食邑

于禁的食邑,至晚在建安中后期已达到“千二百户”,这在彼时的曹魏集团中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于)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陈)兰、(梅)成。增邑二百户,并前(一)千二百户。--《魏书 于禁传》

比较而论,建安中期的张绣,食邑二千户,被称作“特多”,彼时冠绝群臣;曹操的连襟,“亲贵殊伦”的夏侯渊,至死(219)食邑不过八百户;在《劝进魏公表》中高居首座的荀攸,食邑不过七百户;而死于国事的李典、庞德,食邑竟仅有区区三百户。

(张绣)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魏书 张绣传》

二十一年,增封(夏侯渊)三百户,并前八百户。--《魏书 夏侯渊传》

增(荀攸)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魏书 荀攸传》

从数量的绝对值上看,于禁彼时的食邑,甚至比有“骄豪”之名的宗室曹洪还要多。

曹洪在黄初年间(220-226)“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可知建安年间(196-220)的曹洪,食邑一千一百户,比于禁还少一百户。

文帝即位,(曹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魏书 曹洪传》

(3)假节

从表述上说,“使持节”高于“持节”、“持节”又高于“假节”。不过考诸史料,建安年间的“持节”记载寥寥,或是天子令郗虑“持节”册封曹操为魏公;或是令钟繇“持节”都督关中;或是令荀彧“持节”留守后方。而在彼时的军事行动上,“假节钺”基本可被视作最高级别的特权授予。

注:上述诸人事迹,见《武帝纪》、《钟繇传》、《荀彧传》,文多不引。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魏的异姓将领中有假节特权者数量极少,唯有于禁、张辽、徐晃、张郃、臧霸、孙观等人(乐进亦假节,但死于二十三年)。

迁(于禁)左将军,假节钺。--《魏书 于禁传》

臧、孙二人属于青徐豪霸集团的代表人物,有较强的割据色彩,令其假节既存在安抚考虑,也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固不足论。

太祖善之,拜(臧霸)扬威将军,假节……孙观亦至青州刺史,假节。--《魏书 臧霸传》

换言之,直接听命于曹魏中央的假节异姓将领,彼时唯有五子良将;而在五子之中,于禁官阶最高,食邑最多,地位不言自喻。

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

综上可知,彼时的于禁在曹魏集团中便是擎天之玉柱,驾海之津梁。曹操时至暮年,且同年(219)年初刚刚结束汉中之战,人困马乏,一时难以奔赴襄樊前线,而诸将各有所任(如曹休、曹真在西;夏侯惇在东;曹仁在南,为关羽所困),亦难脱身。因此驰赴前线,督率七军的于禁,其地位之高、期许之深是可想而知的。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于)禁所督七军皆没。--《蜀书 关羽传》

(赵俨)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魏书 赵俨传》

也正缘于此,柱国名将在前线黯然倒戈,归顺关羽,对帝国士气会带来怎样的打击摧残,也便不言自喻。

于禁变节对曹丕的影响

在于禁之死的问题上,最易被读者忽略的,便是于禁变节的时间节点。从后续发展看,此事对曹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魏讽之乱

于禁败降于二十四年(219)八月,而同年九月随即发生了著名的魏讽之乱。

魏讽作乱于邺县,同时勾结长乐卫尉陈祎,欲共举事。按柳春新《魏讽谋反案析论》,邺县的魏王宫不置长乐宫,可知陈祎当在许县(即汉献帝居所)。从参与人员及举事地点来看,这无疑是一起谋划已久的反曹运动。

大军未反(返),(魏)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魏晋世语》

若非于禁败降,这起叛乱的爆发时间应不至如此仓促。换言之,于禁变节对魏讽之乱实际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曹丕事后大开杀戒,“死者数千”,惊惧愤恨可见一斑;作为魏讽的荐举人,魏相国钟繇亦遭罢免。

太子(曹)丕诛(魏)讽,连坐死者数千人。。--《资治通鉴 汉纪》

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魏书 武帝纪》

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季才获得储君之位,受命留守邺县,却在两年之后(219)遭此变故,无论对其人身安全还是政治声望,均有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曹操之死

于禁之败,不仅提前引发了魏讽之乱,还在客观上加速了曹操之死。

按《武帝纪》,曹操为了稳定军心,被迫于同年十月,即于禁变节的两个月后,自长安“还洛阳”。按曹操薨于翌年(220)正月,可知彼时其已病入膏肓,仅剩三个月的阳寿。

夏五月,(曹操)引军还长安……八月,汉水溢,灌(于)禁军,军没……冬十月,军还洛阳。--《魏书 武帝纪》

是时,曹操的身体机能已近崩溃,行军至颍川郏县摩陂便无力继续前进,此地距洛阳不过二百里。《桓阶传》讳称曹操“军摩陂”乃是为了“案六军以示余力”,恐为遮掩之词。实际曹操自摩陂返回洛阳的同月即死,其健康状况可知。

(魏)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王军摩陂。--《魏书 武帝纪》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至洛阳……(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魏书 武帝纪》

曹操自洛阳南征关羽,未至,驻摩陂

彼时(219)曹彰在长安,曹植在洛阳,曹丕在邺县,诸子各据一方,因此曹操的突然死亡,客观上为曹丕继位带来了诸多障碍。如曹彰领兵奔丧时(220)抢先一步抵达洛阳,煽动曹植矫诏篡位,即为例证。

(曹)彰至(洛阳),谓临菑侯(曹)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魏略》

(3)曹植复起之契机

《陈思王传》中有一处显眼记载,即“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

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魏书 陈思王传》

很明显,曹操曾考虑过令曹植督率诸军前往营救曹仁。不过由于《陈思王传》的记载过于简略,未详此事的具体月份,因此难以确定曹植监军的构想,究竟是在于禁南下之前还是之后。

假设曹植监军的计划,是在于禁变节之后,那便意味着曹操在弥留之际,曾破格给予曹植一次立功表现的机会。

众所周知,曹植与曹丕夺嫡多年,势同水火,且彼时曹丕立为太子不过两年(217-219),根基尚浅;一旦曹植监军有功,那在曹操提前死亡、曹丕远在邺县的情况下,曹植在洛阳矫诏篡位,便存在可能。从《贾逵传》、《明帝纪》引《魏略》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一可能性还不低。

是时讹言,云(明)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曹)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魏略》

鄢陵侯(曹)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贾)逵先王玺绶所在。--《魏书 贾逵传》

设使此构想成立,那么于禁变节,便间接改善了曹植的处境,且极大威胁到曹丕的储君地位。按曹丕继位后(220)立即诛杀曹植谋主丁仪、丁廙兄弟,族灭其家的记载来看,曹植大概率动过非分之想,因此遭到雷霆报复。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曹)植与诸侯并就国。--《魏书 陈思王传》

了解到这一背景,便能理解曹丕对于禁的怨恨之所由来。曹丕对待于禁的恶劣态度,远甚于其对待曹洪、杨俊、鲍勋等人(诸人皆与曹丕不睦),甚至故意“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不仅要夺其性命,还要诛其心志。

究其根源,无外乎于禁的变节之举,确实在有意无意间,损害了曹丕的政治声望与人身安全,甚至威胁到其储君地位。

庞德的反衬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看,于禁之死,亦与庞德的不屈之迹有关。若无庞德“陨身徇节”、“蹈难成名”,于禁的变节之举或不至如此刺眼。

(庞德)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魏书 庞德传》

其实从时代背景入手,会发现庞德勇则勇矣,但悍不畏死的背后,亦存在不得已的苦衷。

彼时(219)庞德从兄庞柔入蜀出仕刘备,因此襄樊地区的曹魏将领对庞德的政治立场“颇疑之”。庞德遂被迫通过极端手段,展示忠诚,借此洗脱嫌疑,并维护后方家属的生命安全。

樊下诸将以(庞)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魏书 庞德传》

(庞德)从兄名(庞)柔,时在蜀。--《魏略》

樊下诸将以庞德兄在汉中,颇疑之

按曹魏传统,边将家属皆质于邺县,借此令前线将领投鼠忌器。《李典传》、《臧霸传》、《王观传》对此记载甚明;《张绣传》甚至公开记载曹操“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的叹息,这一政令执行之严苛足见一斑。可知庞德家属,彼时亦质于邺县,且身处嫌疑之地。

太祖破袁谭于南皮……(臧)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魏书 臧霸传》

(王观)遂言为外剧郡,后送任子诣邺。时(王)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其公心如此。--《魏书 王观传》

(曹)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即张绣降而复叛)。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魏书 张绣传》

庞德故主马超曾举兵反曹(211),代价便是“阖门百口,一旦同命”,质于邺县的马氏宗人举族罹难,倾覆无遗(212)。前世之事,后事之师,庞德对此不可能毫无触动。

正旦,种上寿于超,(马)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典略》

(马)超据汉阳,(马)腾坐夷三族。--《魏书 董卓传》

有鉴于此,庞德战前放出“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的狂言;临阵之际“被甲持弓,箭不虚发”;战败被擒又詈骂关羽、乃至延及刘备,可见其求死心切。最终庞德得偿所愿,借一己性命保全了妻儿宗族,且福荫子孙。

(庞)德骂(关)羽曰:“……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文帝)赐(庞德)子(庞)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魏书 庞德传》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于禁临阵之际屈膝变节,归顺关羽,以至七军皆殁。这不仅令关羽“威震华夏”,甚至惊得曹操动了迁都之念。

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魏书 蒋济传》

须知,庞德不过是一介降将,且在建安二十年(215)才被迫归顺曹操,在曹魏集团中资历甚浅;而于禁自初平三年(192)“太祖领兖州”时便追随曹操左右,年资比庞德高出二十余载。至于二人的官阶、食邑、地位差距更是判若云泥,无足赘言。

在此背景下,身负重任的功勋宿将屈膝变节,反倒是身处嫌疑之地的偏军将佐不屈而死,可谓离奇之至,也无怪乎曹操发出“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的感叹。

(于)禁遂降(关羽),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魏书 于禁传》

曹丕即位后(220),为表彰英烈以崇国威,对庞德的功绩大肆歌颂,不仅赐谥“壮侯”,还亲撰悼词,以示荣宠。在悼词中,曹丕甚至将庞德与先秦时代的名将先轸、名士王蠋相提并论,树立模范之意图十分明显。

按《逸周书 谥法解》,壮通庄,有“兵甲亟作”、“死于原野”之释义,一般用在阵亡名将身上,如关羽谥号“壮缪”,亦如此。

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庞)德墓赐谥,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寡人愍焉,谥曰壮侯。”--《魏书 庞德传》

曹丕遣使就庞德墓赐谥,谥曰壮侯

至于临阵变节的于禁,归国之后不仅遭到曹丕的百般折辱,甚至在死后亦不得安宁,被曹丕赐谥“厉侯”。按谥法,“杀戮无辜曰厉”,可见于禁戎马半生,浴血拼杀换来的显赫功绩,至盖棺论定时,竟被贬低为杀戮无辜,成了禽兽不如之徒。

(于禁)惭恚发病薨……谥禁曰厉侯。--《魏书 于禁传》

曹丕深谙帝王权术,他自然懂得赏罚必信,惩恶扬善的道理。不诛于禁,则无以彰庞德之烈,亦无以谢襄樊之败。

彼时于禁所督七军皆殁,曹魏可供野战的机动性精锐毁于一旦,而樊城崩坏,“众皆失色”,连主将曹仁都一度动摇,打算弃城出走,监军满宠被迫“沉白马,与军人盟誓”,这才勉强稳住局面。

(关)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曹)仁曰:“……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满)宠乃沈(沉)白马,与军人盟誓。--《魏书 满宠传》

从后果上看,于禁之败,确实罪在不赦;而临阵变节,更是注定其凄惨下场。名将一旦苟且,不仅性命难保,连一生积累的政治声望也会被一并摧折,“厉侯”之谥,即为明证。

至魏明之世,曹魏追尊奠基元勋,庞德破格配祀魏武庙,而与于禁同为“五子”的张辽、张郃、乐进、徐晃等人亦得以从祀,甚至连被于禁“夺兵”的朱灵都得以配祀,唯独于禁不得配祀,侮辱之意显而易见。可见于禁的官方形象,在文、明之世已彻底崩坏。

秋七月,(明帝)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后将军朱灵……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魏书 明帝纪》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于)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魏书 于禁传》

《六韬》云:“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拟之于禁、庞德,其理亦然。

小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临阵战败,偏裨小将自可改换门庭,而功勋宿将则唯有以死报国;一旦偷生,势必招致更加惨烈的反噬,可谓名节既丧,身命亦亡。

庞德深谙此道,其遗言“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便道尽其理,因此一介偏军将佐亦可极尽哀荣。于禁心存苟且,弃甲投刀,入蜀则为江陵之囚;在吴又受虞翻之辱;归魏之后亦不得安宁,乃至死后被冠以丑谥,贻笑天下。

矢尽,短兵接战。(庞)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魏书 庞德传》

(孙)权乘马出,引(于)禁并行,(虞)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吴书 虞翻传》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一言蔽之,社会舆论对待地位相异之人,其评价标准亦大不相同。如关羽在名望尚浅时(200)曾归降曹操,但在誉满天下时(219)则必须力战死节,以报刘备厚恩。于禁在魏,可谓荣宠备至,冠绝异姓诸将,临难之际却束手归命,天下哗然,拟之于羽,远矣!

于禁戎马半生,最号毅重,却一着不慎,而满盘皆输。谚语云:烈女失贞不如妓女从良,至理名言耳。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