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介绍
泽州县介绍
泽州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原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8月改称泽州县。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麓,晋豫两省交汇处,自古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县南与河南省济源、沁阳、博爱、焦作等诸县市交界,北至界牌岭与高平市毗邻,东与陵川县相连,西与阳城、沁水县衔接。县域东西宽62.75公里,南北长58.85公里,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总面积的1.2%。县域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泽州县年平均气温10℃-11℃,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
泽州县以煤为主,依次有铁矿、硫铁矿、铝土矿、白云岩、石灰岩、水晶、萤石及铅锌矿等。境内含煤面积52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13%。探明储量480503.1万吨,表外储量7845.8万吨,除国统区外,泽州县保有储量124645.8万吨;铁矿探明储量 2575.15万吨,其中上表储量879.4万吨,远景储量 2500万吨;硫铁矿探明储量1324.6万吨,其中上表储量963.9万吨;含锰铁矿探明储量615万吨,其中上表储量473万吨;水泥灰岩6805万吨;铝土探刃储量264.48万吨,远景储量315.05万吨。
建制沿革
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类就在此定居。是隋代著名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诸宫调发明者孔三传、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卜、明代大臣张昺、中将王继堂、著名深海潜水员刘开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相传大禹曾经治水于此(今晋城市郊东北有龙门峡,丹水从中流出,传为禹迹)。
陶唐时期,尧分天下为九州,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左传》云:分冀东丹山为并,东北医无闾为营。
夏代,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禹贡锥指》曰:夏符合于冀州,与尧时同。
夏末,商汤讨伐夏桀,夏桀居住在天门,后迁于垂都(天门即本境著名关隘天井关,垂都即今本境高都镇,以产垂棘之壁而著称)。
殷商,祖乙定都于耿城(今河津),属畿内地。周武王三十三年,封庶弟于原,古史曰:文之昭有原。周襄王十三年,晋侯围原,原国降,迁原伯贯于翼,以赵衰为原大夫。
春秋时期,为晋国高都邑,赵、魏、韩三家置晋静公于晋国端氏邑(今晋城市沁水端氏镇),后又迁晋静公于高都邑祭祀,而后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初属魏国,后属韩国、赵国,本境均为高都邑。周烈王二十年,楚国围困雍氏,韩国徵甲粟到东周,苏代说韩以高都城予东周。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36郡,置高都县,属上党郡。
汉代,改设十三州部郡国制,分属并州上党郡、司隶河内郡,兼置阳阿侯国。
曹魏时期,曹操复古九州,本境俱为曹魏所有,分属冀州上党郡、冀州河内郡。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五胡乱华,西燕慕容永称帝,割上党、平阳、河内三郡,置建兴郡,郡治高都阳阿城,本境属建兴郡。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兴郡为建州,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城,为州治及郡治。
北齐,属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县,为建州州治及高都郡治
北周,属建州高平郡,为建州州治及高平郡郡治。
隋开皇三年(583年),省郡入州,建州改为泽州,州治高都改称丹川县,仍为泽州州治。
隋大业三年,复州制为郡制,改泽州为长平郡,本境为长平郡丹川县,为郡治。
隋义宁二年,复郡制为州制,改长平郡为泽州,丹川为泽州州治。
唐武德元年,分置盖州、建州、泽州三州,本境分属建州、盖州,均为州治。
唐贞观元年,盖、建、泽三州复并为泽州,本境为泽州晋城。
唐天宝二年,泽州改称高平郡,属高平郡,乾元初年复称泽州,属泽州,均为郡治和州治。
唐天佑二年,属泽州,为州治丹川县,隶属河东道,后改隶昭仪节度使。会昌三年,爆发刘禛之叛,李德裕率军讨伐,割泽州隶于河阳节度等。
五代时期,属泽州,仍为州治,先后隶后梁、后晋、后唐、后周各朝。
后唐元年,复称泽州晋城,宋、金、元、明历代因之。
宋代,属泽州(或称高平郡),隶河东路。
金天会六年,泽州改南泽州,属南泽州,隶河东南路。
金天德元年,复属泽州,仍隶河东南路。
金元光二年,泽州升忠昌军节度,属忠昌军节度使。
元代至元年,属泽州司侯司,隶属中书省晋宁路,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为腹里。
明洪武二年,属泽州直隶州,州治晋城省入泽州,本境即为州治,直隶山西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属泽州府,设本境为泽州府所辖凤台县,为泽州府府治。
民国三年,撤销泽州府,府治凤台复称晋城,泽州府所辖五县均隶属于冀宁道,民国十七年,冀宁道撤销,直隶于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分别隶属于太岳四专、太行八专抗日革命根据地领导。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复建制。
1948年10月,析晋城城关区兼置晋城市,属华北人民政府。
1985年5月,为晋城市郊区,由山西晋城市领导。
1996年8月,郊区改称泽州县,由山西晋城市领导,辖区不变。
历史文化
打铁花泽州打铁花,是泽州县巴公镇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打铁花师傅用钢丝绳蘸上金属汁,操起板子,随着一下用力的击打,激起铁水冲天,火星四射。
泽州打铁花,是泽州县巴公镇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打铁花师傅用钢丝绳蘸上金属汁,操起板子,随着一下用力的击打,激起铁水冲天,火星四射。
2011年4月18日,泽州打铁花习俗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泽州面塑在山西省泽州县,流传着一种传神的文化技艺——泽州面塑。在当地,人们称他为可以食用的艺术品。面塑,主要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作塑造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每逢过年过节,婴儿出生或是婚丧嫁娶,按照当地的风俗,家家户户都要摆设造型不一的面塑,以取幸福吉祥之意。
泽州面塑均已大气恢弘著称,主要以牛羊记、雄狮白象记等塑造模型为代表作品,大多需要二十至三十斤面,高有三尺,如大蘑菇形状,直径有三尺,作品中有戏剧中人物和百样以上的花样。
泽州鼓书
泽州鼓书是以大鼓京腔为母体的一种曲种,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流行于今晋城市全境,因晋城古称泽州府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泽州鼓书数次加以改进,其中由晋城韦匠人徐廷荣、沙石堡人马振盛从外学艺带回钢板鼓书及铁板鼓书,后经过第二代传人崔小红几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改革,在原来曲调比较简单的基础上,吸收上党梆子、河南豫剧、坠子、四弦书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尤其强化了四弦书的艺术优势,以明快的节奏,自如的转换,声腔互融的优美唱腔,颇为丰富多彩的内容,形成并具有了一个新曲种的个性特质。泽州鼓书扬弃了最初鼓书中节奏拖沓,多有重复的积弊,顺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以其易于表现情节惊险,打斗激烈的书段之艺术特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泽州鼓书的长篇书目有十二部,中小段传统书目60多部,中小段现代书目30多部,共计100余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说唱新书时代,为适应时代要求,还改编创作了大量现代曲目,为在农村站稳脚跟打下了基础。
泽州鼓书传统书目有《小八义》、《呼延庆打擂》、《刘公案》、《雷公子投亲》、《黄小旦大闹理发店》、《巧劫狱》等。
泽州鼓书中经典剧目有《万年》、《小拜年》、《弟兄仨分家》、《黑丫头》、《刘家坪上两兄弟》、《反话》等6段。
泽州鼓书的改编现代曲目有《糖衣记》、《借驴》《财迷精》等。
泽州鼓书现流传的整本戏有《刘公案》、《小八义》、《雷保童投案》、《三红传》等,小段曲目有:《偷油糕》、《小拜年》、《吃嘴老婆哄夫郎》、《万年》、《寡妇带头》、《万年》、《民主治村》、《刘家坪上两兄弟》等。
泽州四弦书
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泽州四弦书泽州四弦书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泽州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泽州府犁川镇的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晋城市成立了以演出泽州四弦书为主的曲艺队。编演过《考神婆》《吴全有接闺女》《河神娶妻》等新节目。进入21世纪后,随着老艺人年龄增大和相继去世,演出场次日渐减少,泽州四弦书濒临消亡的危险,急需抢救和保护。多年来,当地一直在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
其代表性传统节目有《回文屏》(三十二贯)《三洪传》(二十四贯)《烈女传》(十三贯)《红罗山》(九贯)等。另有中篇节目《百鸟朝凤》《杨八姐游春》《二老比子》等,短篇节目《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小两口吃粽》等。
旧时演出泽州四弦书的都是盲艺人,大都是三俩结伙,并无班社组织。乡民的酬神、还愿、庆贺是演出的主要时机。通常“说神书”演《游天台》《大八仙》《富贵长春》《斧劈华山》等节目;过生日、做满月演《度林英》《三姐落凡》《天仙送子》等节目;祝寿演《徐公子拜寿》《龙三姐拜寿》等节目;婚庆多演《西厢记》《梁祝下山》等节目。
上党八音会
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站一席之地的山西民间吹打乐,上党八音会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以自娱为目的的乐社组织活动。在民间又称作八音会音乐,在晋城境内诞生的“上党八音会”(包括晋城的城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六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这门古老的音乐艺术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是极其珍稀而宝贵的文化遗产。音乐流变上党八音会自明初形成,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它特有的基本特征。首先,扎根于秦汉以来的宫廷音乐和庙堂音乐,吸取了鼓吹乐的演奏形式与音乐特点,萌生与唐宋时期的繁华盛世和民间吹打音乐之崛起,脱胎于金、元、明初宫廷、庙堂、戏曲和民歌小调四大音乐元素的交融,从而赋予了八音会雅俗共赏、朝野喜闻、歌戏互补的巨大兼容性。其次,“民性豪爽质朴而重义气”,“民被唐风,崇尚礼仪道德,不事浮华轻薄”(引自本市各县志),显然造就了八音会高亢悲壮、激越豪放、热烈火爆、荡气回肠的鲜明地方性。另外,八音会为上党梆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一些较高水平的、较为专业的八音会也逐渐演变为上党梆子职业戏班;而上党梆子的形成又大大丰富了八音会艺术;八音会和上党梆子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突出的依存性。那么,何谓“八音”呢?即是我国古代对民族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上党八音会多元化的音乐构成要素基本为四个部分。一是宫廷音乐。汉时,境内地方民歌曾被专人收入乐府加工整理,上党八音会从乐器配置使用到演奏方式用途皆与汉代鼓吹乐有相同之处;现存泽州县唢呐牌子曲《迎仙客》,正是一首唐代宫廷古曲。二是庙堂音乐。晋城境内佛寺庙宇极多,高平开化寺和二仙庙至今仍保留着庙堂乐队排座演奏的宋代壁画和石刻图;晋城吹打乐中现存的《大十番》、《小十番》套曲及昆曲与江南正乙教道士的斋醮音乐中的昆曲、粗细十番锣鼓曲牌同名,音律相近。现存泽州县八音会曲牌中的《五福荣》,庄严肃穆、舒缓低回之旋律也极似佛事诵经中的呗赞之乐。三是戏曲音乐。北宋时期红遍东京的“诸宫调”就是从泽州吹打乐曲的基调上发展而成的,上党八音会四分之一的曲牌是与上党戏曲通用的,这充分说明八音会与戏曲音乐同祖同宗。四是民歌小调。此要素是八音会的母体和源宗,八音会曲牌中的《摘花椒》、《摘豆角》、《打酸枣》、《放风筝》、《闹元宵》、《大观灯》、《迎春欢》等几十个曲牌都是民歌小调。艺术特色上党八音会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大体有三:一是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其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为唢呐、丝竹,武场为梆、鼓、锣、镲。文场突出唢呐吹奏技巧,要求吹奏者不仅低倍、大、中、小唢呐和口咪都能运用自如,而且还要吹奏出喜、怒、哀、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仅能吹奏各类歌曲,而且能吹奏整本戏文;不仅能“文吹”,而且能“武吹”(如吹奏时口咬铡刀,刀的两端还要挂两大桶清水);不仅有独奏,而且有祖孙父兄等多人联袂吹奏;有没有几个好“吹家”,是衡量一个八音会团体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武场突出鼓、锣、镲,“鼓佬”(或称“掌鼓板的”)不仅负有指挥职责,掌握演奏的节奏情绪,而且击鼓花样迭出、令人心动才算高手;锣镲不仅要节奏有致、嘹亮利落,而且要上下翻动金光闪耀,乃至高潮处、忘情时,将手中锣镲抛向数米高空,随手接来,继续按节奏敲打,引得观众鼓掌喝彩。这种吹打轮番、文武和唱、互为激励、相呼相应、配合默契的演奏技巧,既给了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使演奏员得以休息和调整。二是声情并茂,演奏兼备。八音会吹打乐给人以听觉与视觉双重美感,要求乐手不仅吹得悦耳,打得嘹亮,而且要随着乐曲情绪变化边吹奏边表演,随着戏文中人物唱段需要边演奏边走场子,并把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和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演奏和表演出来。除了主要乐手要做重点表演外,对于配合的乐手,也要求做出相应的表演。三是艺术容量大,本体特色强。八音会有较强的兼容性,极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种音乐精华,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无论南乐北调、俗歌雅唱,但凡引入,稍事加工,转换调式、更换乐器,便觉合理合韵、自然天成。然而它无论引入和融合哪种音乐,都始终把强化本体特色放在首位,“千变万变不得变味”是历代八音会恪守的铁的原则,它自身特有的“高亢激越、热烈火爆”、“慷慨悲歌,大气磅礴”的音乐特色和地方戏曲与民歌小调的音乐母体是任何时候也不得改变的。上党八音会的传统曲目,仅从泽州县调查统计,现存80余首。其中民间器乐套曲31首,《大十番》所连接的曲牌有盘头、万花灯、武夜城、慢流、文夜城、七五三、柳春景、挂花灯、紧流、收江南;《小十番》所连接的曲牌有小盘头、青鼓下山、踏青、磨斧、招军、求医、闹端阳、下河南、小金枪、耍孩儿;《十样景》连接的曲牌有老八板、圪咂嘴、卖膏药、万年欢、西洋景、打雁、钉缸、秦腔秧歌、西火腔、赶卷。唢呐牌子曲30首,扬州傍妆台、迎仙客、朝天子、一枝花、清鼓、出字傍妆台、山坡羊、五福荣、风入松、水龙岭、大泣颜回、醉太平、五马、红绣鞋、董龙滚、跌落金钱、靠山红、戏牡丹、罗、红绣针、节节高、大开门、万年花、小开门、石榴花、铛铛鼓、八角鼓、采花。唢呐咔戏五腔,包括上党梆子板腔(共有中四六、花腔、一串铃、四十八梆、四六板、垛板、三套板、葡萄架、大板等九腔);上党梆子唱腔选段;上党落子唱腔选段;襄垣秧歌唱腔选段;泽州秧歌唱腔选段。乐器分类当代八音会的演奏场地主要有五个方面,有古庙会、物资交流大会上的故事会音乐;有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喜庆节日的故事会音乐和街头舞台坐场吹打乐;有重大庆典活动、广告宣传活动所举办的广场音乐;有婚丧嫁娶雇用的吹打乐;有消夏晚会音乐、迎神銮驾音乐等。八音会吹打乐的乐器分为吹奏类、拉弹类、打击类三大类别。吹奏类包括唢呐、笙、口噙子、哑腔四类。唢呐(俗称喇叭、咪码、挤囊、捏子),分大、中、小三号,大号俗称大碗子、大喇叭;中号俗称二捏子、二碗子;小号俗称海笛、小捏子。其演奏技巧与风格因人而异,一般有指滑音、气滑音、腮震音、腹震音、指颤音、臂颤音、气颤音、吐音、花舌音、气拱音、齿音、喉音、打音、垫音、泛音等。循环换气是唢呐艺人演奏时常用的呼吸技法。笙,大都为传统的17管笙。此为定律乐器,笙管乐和鼓乐咔戏时必用。本地常用高音笙(柴笙)和中音笙(胡笙)。口噙子,(俗称口琴、哨子、咪子)音乐尖亮,是吹歌和咔戏常用的特色乐器,多用于模拟戏曲旦角唱腔。哑腔,咔戏常用的特色乐器,音色略带沙哑,用来模拟戏曲中净角唱腔。哑腔由大唢呐碗、圆雏柱形铜管、唢呐蕊子和较大的唢呐唢子组成。拉弹类乐器包括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以及建国后新增的板胡、胡琴、二胡、大提琴等。高音呼胡,音色清亮,可换把演奏。中音呼胡,俗称胡芦子,音色较柔和,近似人声。老呼胡,音低沉雄厚。另外,弹拨乐器主要有扬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等。打击类乐器有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老鼓,形似扁鼓而体大,木制鼓帮,两面蒙牛皮,音色清亮高亢。扁鼓,亦称挎鼓、小鼓,大小不等,常用于丧葬音乐。手板,亦称鼓板,梨木或紫檀木制成。演奏时左手执单片板,用下端碰击前面一体的两块板,发音实而脆,手板与鼓子一人兼奏,兼有打击和指挥双重作用。锣,有大锣、小锣、马锣、乳锣、提锣、云锣之分,其中以大锣、小锣为主,大锣锣边发音“青”,音色厚实洪大,声音传得远。小锣大小不等,木制敲锣板,有热闹、提醒、诙谐等特别功能。梆子,枣木、梨木、紫檀木制作,长短两根,左手横长棒,右手执短棒,击音清亮,以持节奏,并有激烈、紧迫、奔放等音乐效果。传承现状然而如此精美的中华艺术,面临多方面的濒危状况,实为令人担忧。首先由于太行区山高沟深,交通信息闭塞,致使这枝宝贵的艺术之花,长期以来只能在本土地面上自生自长,而不被外面的世界所接受,因此也很难吸取外地的艺术精华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其次,一些颇有造诣的吹打乐手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艺术舞台,有的相继去世,绝技难以传承;而年轻一代也许迫于生计问题和经济利益,而另操它业,所以八音会的队伍出现断层,不少地方确有溃散之危;另外,八音会的音乐形式发生了可怕的变革。很多“八音会”团体在乐器使用上以架子鼓取代老鼓,以电声乐器取代笙箫管弦,以现代流行歌曲取代传统曲牌和民间小调,显然看不到了八音会的踪影。这样完全丢弃了八音会的母体,改变了它的原汁原味,这种丢根忘祖的倾向是极其危险的。由此可见,拯救、保护这些即将绝迹而又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因此,发掘、抢救、保护上党八音会等一批优秀文化遗产,势在必行[6]。
风景名胜
珏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2009年10月珏山景区入选中国百佳避暑名山。2009年12月珏山景区荣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称号。
这里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富,寺、观、殿、门构筑了丰厚的道教文化积淀。珏山月、天下奇,双峰捧月,*,妇孺兼知,自古就有“中国赏月名山”的美誉。丹河从山脚下流过,宛如银色的飘带缠绕着珏山,呈现出一派深山藏秀的桃源佳境。不仅如此,珏山还是一处道家仙境、仙家宝地,自古就有“南武当、北珏山”之美誉,同奉真武帝君,文化渊源、一脉相传,异曲同工。珏山在东汉时就被辟为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有“中国道教圣地”之称。
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珏山钟灵毓秀,自然景观迷人,人文内涵丰厚。山上松柏悬崖,林壑深蔚,游人不绝如蚁,接踵摩肩。自宋代起,历朝逐年在珏山双峰间建起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及一、二、三天门等。 珏山寺庙依山势而筑,远望凌空入云,殿角飞椽于绿树花草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山琼阁、海市蜃楼。二天门三百六十余级石阶,陡然直上,两边峭壁险峻,峡谷幽深,使游人于登山险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蕴。及至山顶,迎面是气势雄伟的南天门,依次而上二天门、三天门、过月亭、而后至双峰极顶的真武宫和灵官顶。
游历于珏山胜境之中,那无处不在的石刻碑碣,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尚书王国光、明代文学家董绪、清代阁老陈廷敬等在此游历后均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珏山被誉为“中国赏月名山”,“珏山吐月”为晋城名胜之一。明嘉靖三十五年《创建珏山一天门记》碑文曰:“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谓之珏山吐月,亦游观之胜景也”。每逢中秋佳节,前来登山赏月的游客络绎不绝。中秋之夜,这里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一轮硕大的满月从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为了使游客们更好地欣赏到珏山“双峰吐月”,当地人特意用五彩的霓虹灯将山上的一天门、二天门、龟山、长廊、金顶等景点装点得绚烂夺目,成为夜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山里泉旅游风景区
山里泉旅游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景区近邻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济源市区51公里。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有风光秀丽、群峰壁立的山川;有湍流不息的沁河;有清泉溪流;有美丽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宝贵的名胜古迹、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与传说;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弥猴群);有现代气息中型水力发电站(拴驴泉水电站);有环境幽雅、服务上乘,集食宿、娱乐、休闲、会议、培训于一体的度假村。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是人们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
折叠丹河龙门景区
丹河龙门风景旅游区位于晋城市东北方向,在泽翻译片县金村镇水东村村南,距市区15公里。丹河绕水东村向南,从云龙山西湍流而过,形成许多奇山异石,这便是"龙门"。
从龙门东岸的"登天梯"拾阶而上,过"天界台",上有"五龙宫庙"。在悬崖峭壁的下面,有龙王的"戏水湖","龙女"的"浴石缸",以及"关公刀"、"关公印"和"十二马蹄"等。再往下500米处,有"腾龙脊"、"响水龙"、"赢钱石"和"五龙潭"。从龙门东岸过"小仙桥"到西岸,登上"天仙路",经"青龙洞"、"卧虎洞"往上,有"天河桥"横跨龙门,高耸入云。在天河桥上鸟瞰大地,北有漪漪丹水,婷婷杨柳,田园风光,百鸟翱翔;南有山水幽深,怪石嶙峋,花香鸟语,涛声数里。丹河龙门现已成为泽州县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折叠聚寿山景区
聚寿山坐落于太行山山麓的晋庙铺镇范谷坨村,以“藏风聚气,怡情养性、安身养神”而得名,带有明显藏传佛教色彩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有的倚峭壁而建,有的坐山峰而筑,有的骑山脊而修,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聚寿山景区以佛教文化、艺术、信仰为主题,以民间星宿文化为辅助,以“太行人家”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桥梁。
整个景区由宝积塔、舟山慈航、普陀别院、三义古庙、千年古柏等多个景点组成。最为精华的当属观音大士殿,内塑高达19.3米的观世音坐像,为国内现有泥塑像之最。观音像左右及背后,还塑有各式形态的72座观音像,被称为全堂观音像。
聚寿山的另一个特点是环境幽静、特别适合静修。巧借雄浑的古建古树,融入独特的山形地势,让自然天成的灵山异水和浓郁厚重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尽显和谐之美、生命之真。景区里现在已修建起六十多间房屋,并建有餐厅,成为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放松休闲的理想之所。
晋城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初名硖石寺,人称“晋魏河山第一寺”。东观孚山,巨嶂横列,气势磅照;南望珏山,双峰插天,秀丽挺拔。山脚丹水荡漾,像一条玉带从东北向西南飘然而去;回首硖石诸峰,峭壁伟岸,似鬼斧神工砍削而成。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分古寺、新寺两处,相距里许,分属净土宗、天台宗道场。新寺宋太平兴国三年御赐名为“福严禅院”,明复称青莲寺。青莲寺的修建,是与净土宗的创始人高僧慧远在这里的活动密不可分的。
古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是在慧远草创后,经北齐、北周隋、唐修建而成的,为佛教弥勒净土宗寺院。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正殿内佛坛宽大,现存唐代彩塑6尊,是全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三处70余尊中的一处6尊。尤其是释迦牟尼彩塑一尊,高约4米,雕塑精细,金光映人。其右手的处理自然妥贴,颇具重量感,与西方名画《蒙娜·莉莎》具有相通之处,艺术价值极高。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碑首佛殿图一幅,是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物资料。寺外有唐代惠丰大师石塔一座和宋代百法座主舍利塔、明代藏式塔各一座。
新寺创建于隋代,原为慧远禅师说法道场,宋以后为天台宗道场。寺分三院,一院为藏经楼,二院为大佛殿,三院为大雄殿。藏经楼五间,藏有从唐至元历代佛经700函5000余卷,惜经兵燹火灾,散落殆尽。二院大佛殿、罗汉楼、地藏楼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罗汉名号。大雄殿于日军入侵中国时烧毁,正在修复中。院内的子抱母古柏令游人感叹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定次日将其砍伐。当天夜里,一株幼柏攀着母相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相抱住,寺僧见之,以为神意。古柏前的两棵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同。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无可辩驳的神威,叙述着青莲寺的沉浮兴衰。
府城玉皇庙
府城玉皇庙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泽州县金村玉皇庙镇府城村北岗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内设大殿、廊庑、山门等建筑,并彩绘壁画,塑造神像,当时已初具规模。金泰和七年(1207年),因庙宇败陋椽栋毁坏,当地群众曾集资大修一次。但为时不久,又遭兵乱破坏。元至元元年(1335年)再次复修。其后虽经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以及明清两代屡次修葺。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则是元至元元年重建时所形成的。
玉皇庙建筑为三进院落,共有殿字楼阁、亭榭厢房一百余间,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头道山门、二道山门、成汤殿、献亭、玉帝殿。另有东西配殿、两庑二十八宿殿、十二元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及厢房、钟鼓二楼对称排列。鳞次栉比,跌宕有致,布局严谨,庄重大方。
折叠东四义小康村
东四义是泽州县巴公镇的一个闻名全国的文明小康村,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示范点。该村集体经济非常发达,拥有10多家集体企业,集体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年社会总产值6580万元。全村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小康户,是晋城共同富裕的典范。在集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四义村加强了村镇建设,先后改造了人工湖,建设了街心花园,修建了农民文化楼、影剧院等设施,建起了高标准幼儿园、中小学和全省首家村办电视台,改造农民住宅小区5个,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院户等一系列活动,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千佳村”。
早在1952年,东四义村就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村,得到周总理亲手为他们颁发的毛主席亲笔题词的奖旗。几十年来,这个闻名全国的卫生模范村没有辜负毛主席、周总理的期望,一步步走在时代大潮的前头,一直是农村工作的典型和模范。今日的东四义已经不是一花独放的“全国卫生模范村了,如今你到东四义村看一看,笔直的街道,钻天的白杨,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三条大街,十几条小巷,水泥铺地,青砖垒墙,农民文化宫、农民文化楼,农民住宅小区……令人心旷神怡。如今的东四义,完全是以工业、农业、财贸、文化、卫生等万紫千红的姿态跨入了全镇、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百业兴旺的先进村行列,成为太行山上一颗璀璨的明星[7]。(狮子)
-
- 古娜拉黑暗之神
-
2024-11-20 04:44:45
-
- 神秘长颈族,铜环一生只能摘下三次,取下来的模样让人心疼
-
2024-11-16 01:38:09
-
- 价值一套房的昆虫,鹿角天牛!
-
2024-11-16 01:35:53
-
- 机械表要怎么保养?这三点要注意
-
2024-11-16 01:33:38
-
- 哈佛大学校训
-
2024-11-16 01:31:22
-
- 波兰产菲亚特126P小汽车
-
2024-11-16 01:29:07
-
- 安排是什么梗 网络用语安排是什么意思
-
2024-11-16 01:26:51
-
- 29军的大刀队是一支抗日的精锐部队
-
2024-11-16 01:24:35
-
- 17张图片挑战密集恐惧症 你敢看吗?
-
2024-11-16 01:22:19
-
- 《爸爸去哪儿》第六季,16日周四中午12点正式开播啦
-
2024-11-16 01:20:04
-
- “臀神”宋昱欣女仆装遭超管封禁,尔冬神操作直接提前下播
-
2024-11-16 01:17:48
-
- 中国未来10大超级城市预测,有你家乡吗?
-
2024-11-15 02:34:35
-
- 详解阴阳师御馔津个人故事和时间线 和荒一起养地震鲶的神仙爱情
-
2024-11-15 02:32:19
-
- 农村有1种“刺老芽”,曾被当成“有害植物”,如今昂贵,请珍惜
-
2024-11-15 02:30:04
-
- 路怒症是什么,遇到路怒症如何处理
-
2024-11-15 02:27:48
-
- 护士节图片文字|愿你们护理一生归来仍是少女
-
2024-11-15 02:25:32
-
- 中国“第一芭比”迪丽拉,有着上百万粉丝,却因否认整容受到热议
-
2024-11-15 02:23:17
-
- 亚运-男子100米蛙泳覃海洋摘金+破赛会纪录 闫子贝亚军
-
2024-11-15 02:21:01
-
- 想知道“美中不足”的含义,需要这样理解
-
2024-11-15 02:18:45
-
- 虽说"线雕"只植入几根线,却大有学问,也能少走“弯路”
-
2024-11-15 02:16:30